“...是最近流行的伤痕文学?”
“不是。”江弦摇摇头。
伤痕文学是《班主任》《伤痕》那样,揭示过去创伤的作品,《棋王》没有拷问、没有悲悯,是后来“寻根文学”的发轫之作。
“江弦,我能拜读下么?”冯骥才问。
江弦大方的点头。
冯骥才凑去赵振开身侧,他个头贼高,足足一米九二,努力压下头去,一手撑在桌面上,原本惺忪的双瞳,渐渐开始有神,炯炯发亮。
一万四千余字的篇幅,两人头抵着头,花了半个小时才看完。
冯骥才年纪略大,脊椎不好,最后已是极妖娆的斜趴在桌上。
他抬起头,望向一旁的江弦,眼中满是欣赏。
“你以前还写过别的?”
“没,这是第一次。”江弦老老实实回答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