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238章 第一个猜出谜语的人 (3 / 12)

作者:好想吃薯片 最后更新:2025/7/17 13:26:55
        后世也常见,名包手表摆一地,摆好姿势,拍张照片,pyq一发:“家人们谁懂啊?从保时捷911上摔下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比较低级,高一级点:赶着周一闭馆,躲开人儿,撒欢儿~

        “.去年、前年都遇到了赤子,改开必定要遇上这么一场寒流干扰。”江弦分析一通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教授这个天天研究经济学的忍不住点点头,面露欣赏,“没想到你这个搞文学的,对社会认识还挺深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瞧您说的。”江弦笑笑。“我们搞文学总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,就不提反思、伤痕,往近了说有蒋子龙的改革文学,往远了还有茅盾先生的社会剖析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茅盾先生的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就导致他的作品门槛极高,在后世很少有人触碰,甚至还出现贬损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读可以理解,贬损就很狭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茅盾的文章一定要融合着时代的背景,别看老先生斯斯文文,好像很文雅,他的笔名可是叫矛盾,叶圣陶给他改成了茅盾,在过去那个时期,他是引领过一场场笔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和鲁迅一样,都是极早意识到文字不能光无病呻吟的作家,两个人是好友也是乌镇同乡,文章一个像投枪,一个像匕首,一起插向敌人的心脏,只是这一重背景色彩在和平年代很难得到体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