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,上面有一部叫《受戒》,你们看了没有?”
80年代初,几乎所有的年轻同志都热爱文学,坐下来聊天也聊的都是文学作品。
12月10日,今年12月的《京城文学》刊发了,作为王濛上任以后编发的第二期杂刊,质量相较于此前显著提升了一截儿。
尤其是《受戒》这篇,在读者当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
王濛原准备将这篇作为突出作品在12月刊上推出,不过江弦给他提出了李清泉的那句话:有危险的作品就像明珠,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才不会蒙尘。
因此放在了第四条的位置,但并不妨碍这篇受到读者们的欢迎。
“你们说这篇和《许三观卖血记》哪个更好?”
一帮女同志坏笑着挑事儿,非要拿《受戒》和《许三观卖血记》比个高低。
“我可不敢说。”
“让朱琳说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