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简直是7月纽约年轻人们最喜欢的!难以想象,这篇出自一个中国人之手!”
“中国人的?”
曹禺和英若诚都有些诧异,他们在国内可从没听过有一个这样的人物。
“难道是林语堂先生的遗作?”英若诚提出一个猜测。
林语堂先生在国内名声不显,在国外是畅销作家。
他的书简直是欧美人民的枕边书,《瞬息京华》更是让他获得诺奖提名。
《瞬息京华》就是《京华烟云》,这个译名是林语堂定的,而不是《京华烟云》这个译名。
没错,译名,《京华烟云》的原稿是英文稿,中文稿才是译本。
林语堂写完以后,认为自己没能力把这篇译成中文,觉得自己笔力不够,一开始托郁达夫先生翻译,结果先生不幸遇难,最后由其他人补全,成了《京华烟云》。
“这位作者的名字是什么?”曹禺问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