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部剧的逻辑其实有点牵强,不过刑侦都这样,不能仔细琢磨,层层反转看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,而且包裹着伤痕、反思,正是这会儿大众们喜欢看的东西。
江弦只写了一集。
朱琳正兴奋着,看到有母女给刑侦队提供了线索,说在公车上遇到了“长疤人”,刑侦队给这个“长疤人”画了像。
那这个“长疤人”到底是谁呢?再往后一翻,好嘛,没了。
“哎呀,你真讨厌。”
朱琳轻踢了下坐在旁边吃西瓜的江弦,“你怎么还没写完?”
江弦一脸无辜,“我写得慢能怪我么,我又没让你看。”
“后面呢?后面是什么呀?到底谁是凶手啊?”朱琳蹙着眉头,咬着薄唇,一脸的欲求不满。
她有这种反应是正常的,单本剧和电视连续剧,某种意义上就是个长短区别,单本剧的每一集末尾,也要像电视连续剧一样留个钩子,钩的观众们心痒。
江弦也是这么写的《三岔巷劫案》,第一集先写出三个嫌疑人,再在这集末尾引出“长疤人”画像这个高潮,到底“长疤人”是嫌疑人中的哪一个呢?
观众马上就要看到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