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啊。”
另一名编辑也赞同,“之前我在一篇评论里,就看到有人提出过,江弦所写的这个老Q的形象,是想将其塑造成一个和阿Q一样经典的角色。
看了阎纲同志的评论以后才发现,他还和鲁迅先生一样,对‘娜拉出走以后该怎么办’进行了思考,假以时日的话,江弦未必不能成为咱们当代的又一个‘鲁迅’。”
“当代鲁迅”这话虽然说的惊世骇俗,但还是得到了在场很多编辑的赞同。
“你们这么说,但人家江弦老师可没想用‘鲁迅先生’的名号来标榜自己。”
一名编辑开口道:“喏,这是江老师刚寄来的创作谈。”
“创作谈?”
“怎么不早说。”
“我看看。”
一句话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,在编辑部里掀起巨大轰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