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情况不论是当下还是后世都存在。
只不过现在的这些评论家们太直率了。
口无遮拦,臧否由心。
不像后世似得,只赞扬不批评,整的文学研讨会和大家一块儿包饺砸似得,你好我好大家都好。
这才导致今天的研讨会出现了眼下的这种情形。
而且个人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。
现在思想刚解放,文学的价值在于启蒙。
而在后世,文学启蒙的任务也过去了,价值标准也不同了,作家有机会平等地讲故事了。读者有心情心平气和地感受人物的命运了。
因此,很多当年批评过《平凡的世界》的评论家都说过,再给他们一次机会,恐怕还是犯同样的错误,认为这是一本庸碌之作,不可能更改。
“我最后再讲一句吧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