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是说现场拍摄就全看摄影师的决定,摄影师说第一个镜头从哪儿开始拍起,剧组就从哪儿开始拍,这就叫开角度。”江弦在一旁给徐晨辉解释。
好歹也当了这么久的编剧,跟了那么多部电影,对国内的拍摄模式还是非常熟悉的。
现在国内的运作模式就是,影片在拍摄之前有详细的分镜头剧本,上面都标有景别和画面的内部和外部调度说明。
到了拍摄现场,摄影师架好机器,选择拍摄角度,然后演员走位置,照明根据所设的机位打光,然后摄影师跟演员配合反复练习,最后开机完成拍摄。
这一套其实是苏俄的体制模式,画面一切由摄影师说了算。
“对。”
朱琳喝一口水,“但是他们老外不这样,他们的摄影组上设一个摄影指导,这个人不管把持机器,构图的活交给个职位叫掌机人干。
就因为这个,我在第一天还以为那个大胡子就是摄影师斯托拉罗呢,其实摄影师斯托拉罗不碰摄影机,他只管布光,指挥摄影组中的照明人员,设立光源位置,调整灯具或反光板的强弱.
总而言之,他干的这些活,基本属于是摄影大助理加照明组长的事。”
“你观察的还挺细。”江弦有些欣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