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!”
其他人哗哗的鼓起掌。
这份掌声绝对是真诚的。
虽然王濛任职的时间不久,但在他的主持下,《人民文学》的“江湖”地位彻底改观。
1985年之前,上海的《收获》与《上海文学》扮演着文学进程标杆的角色。
而到王濛卸任《人民文学》主编的现在,这一局面已彻底扭转过来。
时至今日,《人民文学》这本“皇家刊物”已真正成为了国内文学的旗帜与标杆。
在《人民文学》的同志们看来,王濛或许不是最好的作家,却却是最好的主编。
当然了,《人民文学》能创下如今的这份成就,也离不开另一个人的贡献。
崔道怡把目光移至江弦身上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