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谬赞了,我这点儿人生阅历,哪有什么能教给您的?您啥没经历过。”
江弦这话舔的正到点上,绝对不是乱讲。
冯沐是1919年生人,正是54那年出生。
而且他是军旅出身,解放前真扛过枪、打过仗,解放以后又见证过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,主持《文艺报》这部文艺界最权威的报刊多年。
“你也不用妄自菲薄,这篇写的很深,读起来回味无穷,这一点是真的。”
冯沐肯定说,“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篇的?初衷是什么?”
“害。”
江弦立马拿出一早就编好的说辞,“这不是受到这段时间中日围棋擂台赛感染么,那回我在苏州遇上聂卫平九段,他说看过我的《棋王》,觉得可惜,因为我没写一部围棋的《棋王》。
那天恰巧碰上小林光一执白半目胜刘晓光,大家都觉得很可惜,刘晓光那盘棋,前半局优势尽显,到了收官却出了纰漏。
其实从那盘棋就能看出,中国棋手对上日本棋手,哪怕是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,其实在技术上并不逊色多少,就是差点儿拼劲儿,觉得就是下不过人家。
这事儿给我的震撼挺深,我回去就构思了这么一篇,想通过人与天的棋盘角力,展现人类极致的精神之光,尤其是笃信人定胜天的执着精神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