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.”
《高山下的花环》,这是江弦在1981年第四期《十月》上发表的了。
当时一发表,便轰动一时,洛阳为之纸贵。
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,广播电台连播,全国都刮起了一股“花环”旋风。
据不完全统计,迄今为止,先后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,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,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,创下了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,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。
被谢晋拍成电影以后,更是风靡大江南北,感动亿万观众。
因此,虽然距现在已然过去了三年时间,但这篇在读者间的话题度丝毫未减。
以这样一篇,来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形象,人民群众绝对是没二话的。
至于文学性和思想性方面,虽然《花环》起初是顶着军事题材的红线发表的。
但其空前的成功,以及三年的时间检验,都证明了《花环》这篇,既对军人精神和民族精神作出了诠释,也屹然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座山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