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月,便开始有《漂流者》和《饥饿游戏》两篇的文学评论在各大刊物上涌现。
相对而言,评论家们关注度更高的是《漂流者》,毕竟科幻在国内算是比较冷门。
《读书》杂志上,学者、作家、哲学研究者,也是国内目前对尼采研究最深的哲学学者周国平,发表了文学评论《读‘漂流者’:岛和老虎,一种尼采或存在主义式的解读》。
周国平说,上个月他身边很多人都开始讨论《漂流者》这篇,还有很多人推荐他去。
不过他是一向对跟风不感兴趣的人,对《漂流者》下意识的敬而远之。
结果他还是被人性击败了。
上个月单位给他发了一张券,去售报点不多不少刚好抵一本《花城》的杂刊。
于是买下1984年第3期的《花城》,通篇过后,他很快便被《漂流者》的故事深深吸引了。
所谓“太阳底下,并无新事”,最初在周国平看来,这片漂流者的有趣之处,和很多人看过的名著《鲁滨逊漂流记》是差别不大的。
不过多元的背景、带着多元文化的主角,就让他觉得新奇,漂流部分的教科书写法也让他获得了极佳的体验。
而且,作者在写作前明显做了大量的准备,使得的细节极其真实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