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呀!
这篇写的是十八岁的年轻人,他闺女正巧十八,难怪会和这篇产生共鸣。
所以,这篇写的是十八岁年轻人的心!
想明白这一切,李陀坐下来,重新翻开《十八岁》这篇稿子。
这一次,就像是掌握了打开保险柜的方式,再加上类同于江弦分析《乡村医生》的方式,重新来解构《十八岁》这篇,一切渐渐开始变得豁然开朗:
“我”想拿石头砸汽车,甚至想躺到路中央去拦车,像成人一样给司机递烟,认为他接受了烟就代表接受了“我”.
这些情节写的,不正是一个十八岁的人?
十八岁,在年龄上迈入成年,在心理上却还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少年。
对世界充满了热爱,青涩的学着成年人的方式做事,又叛逆轻狂,做事没有分寸。
而当“我”奋不顾身为司机阻止抢劫苹果的山民时,司机却看笑话似的袖手旁观,当“我”遍体鳞伤倒地不起时,司机却偷了“我”的背包与抢劫者一起离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