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如果江弦卡着第三届茅奖评选的时间,在此之前完成《最后一个匈奴》这部。
那他很有可能凭借这部再获得一次茅盾文学奖。
作家也是人。
有些写出来就是为了拿奖的。
像江弦老情人“刘鑫武”的《钟鼓楼》,就是为拿茅奖而写,中间还因为《十月》只答应给他分两次跨年度发表,影响刘鑫武参加茅奖评选,他着着急急改换门庭,把这部给了《当代》。
《最后一个匈奴》这部长篇的质量,妥妥的茅奖评选热门。
所以路遥难免会想:江弦不愿意发表下卷,就是为竞争第三届的茅盾文学奖而提前准备。
要真是这样。
那也无可厚非。
谁也没办法指责什么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