聂华苓的猜测马上得到验证。
江弦所写的,就是两层互为表里的叙事结构。
一位苦苦寻求灵感的作家,无意间得知了一位花甲之年的老者有着一段极为传奇的经历,于是千辛万苦找到此人,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:傅三明。
“傅三明住在爱荷华市,他身材矮小、瘦削,只有5英尺5英寸高。黑头发,黑眼睛。两鬓的头发全白了。他说话的时候美国口音里带有顿挫的中国声调,尽管不明显,但肯定有,就像空气中香烟的痕迹。”
傅三明是在京城长大的,他祖籍福建,父亲是一名清朝的官员,家境殷实,家住广善寺附近。
傅三明是家里最小的儿子,家中有一名管家叫“吉叔”。
吉叔水性极好,据说光绪十九年,京城大雨,永定河、大运河、潮白河决口泛滥,洪水暴涨,傅三明父亲被大水冲走,吉叔跳进水里将他捞了回来。
吉叔试图教过傅三明的父母游泳,可惜是徒劳。
但傅三明很感兴趣。
吉叔不得不等到我来到这个家里,好找到一个愿意追随他的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