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又很是不好意思的旁敲侧击,说京城好多机关单位,都想听江弦的《理解万岁》报告,问江弦能不能在京城再组织几场。
江弦婉言拒绝了他,“接下来的时间,我想我还是要专注于创作当中。”
吴克鲁遗憾告辞。
过后几天,江弦蹲在家里编《红高粱》的创作谈。
与此同时,王濛也开始替他办理调任的事情。
消息是瞒不住的,很快就传开。
可以说,王濛这忽然一步棋子打乱了很多人的布置,然而这些人的反应也很快,令王濛意想不到的快。
九月初,针对《红高粱》的批判文章数量激增,江弦又察觉到一种熟悉的气压和压迫,正如当年《铜钱街》发行以后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就在江弦有些头疼之际,吴克鲁又找上门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