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们高密县还有这样的人物?”
江弦在文章里,说余占鳌这个人物借鉴了高密县的一个姓曹的人的生平经历。
说是原型其实算不上,因为这个人不跟余占鳌一样是土匪,人家有文化,甚至还上过大学。
不过几桩大事都是这个曹XX干过的事情,其中就包括《红高粱》写的那场伏击战。
馆长和张世家赶紧查阅县志,果然查到,在民国时期,为便于胶县、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、协防,日军征用高密、平度、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。
其间,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,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、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。
公路修好后,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,路边的树木、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,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。
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。
曹XX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,教训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。
“1938年4月16日上午,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XX的埋伏圈,指挥员一声令下,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,枪弹齐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