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光未然不得不承认,国内的长篇尚处于复苏时期,整体还处于一个比较萧条的状态。
毕竟嗡嗡嗡才过去六年时间,六年的时间对于孕育一部长篇远远不够。
一部称得上“史诗”级别的长篇,在大部分作家那里,至少要十年起步,熬干他们的骨血,才能够掏出一篇。
所以这次茅奖的几篇获奖作品,多多少少还是都有一些问题存在的。
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,有情节为主题服务的嫌疑,刻意的悲剧。
《东方》文笔和叙事都有欠缺,读起来难免觉得是魏巍那篇通讯稿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的加长版。
《李自成》的农民起义架空历史。
想到这里,光未然就有些替江弦感到遗憾,在他看来,江弦的很多篇都有获得这一届茅奖的机会。
就说《米》这篇,论意识流写法,明显要比同样大量采用意识流、蒙太奇手法的《冬天里的春天》优秀的多。
更何况在当今文学界,《米》是公认的“东方意识流”发轫之作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