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影厂地处吉林高官春市,这会儿正散发着东三省最后的余晖。
对于江弦来说,长春和京城也没太大差别,一来气候相近,二来走到哪,人身上都是一抹水的黑灰蓝,区别就是长春的老外少了点儿。
来到长春,江弦屁股还没焐热,长春的市领导就找到了长影厂来。
原来是长春的一位领导,在京城偶然听了那场《理解万岁》的报告,得知江弦来到长春,便一定要请他在自己单位组织报告。
长影厂的人跟江弦说这事儿的时候,心里也挺忐忑。
毕竟人家江弦是作家,是写作品、写的,天天作报告,他哪能答应。
没想到江弦非常的通情达理,没让这些同志为难,当即答应在长春讲上几场。
江弦也知道,《理解万岁》这个报告很好,内容足够感人,更值得让更多人听一遍。
他既然把它创作出来,总得宣扬开,才能对得起这份报告,对得起战士们的付出。
很快,他便被请去在长影厂等各个机关,以及长春的高等院校,还有各行各业作了几场报告。
场场震撼人心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