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17章 不就几个烂怂土人? (6 / 14)

作者:好想吃薯片 最后更新:2025/7/20 22:09:11
        《红高粱》横空出世以后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这部在全国影响力巨大的文学评论类双月刊,于1982年第3期上一次性推出四篇评论江弦作品的文章,并全都是对《红高粱》这篇进行专论。

        评论家雷达《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——论“红高粱”的艺术独创性》:

        “惊异于作者江弦想象力的奇诡丰赡,他笔下战栗着、战叫着的半个世纪前的中华儿女,不仅是活脱脱的生灵,而且是不灭的魂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清泉《赞赏与不赞赏都说——关于“红高粱”的话》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觉得《红高粱》是强悍的民风和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,驰名的《黄河大合唱》的某些部分,可以和《红高粱》的某些部分在听觉和视觉上相互参照和相互辉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季红真《忧郁的土地,不屈的精魂——“红高粱”》:

        “凸显了民间抗日力量的勃兴,作品中的人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,这在如今正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中格外抢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作家从维熙《“五老峰”下荡轻舟——读“红高粱”有感》:

        “在老题材下开拓出新意”,是革命历史战争题材下“忽而荡出一叶小舟”的潇洒之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五老峰”就是编者按中提到过的革命历史战争题材“五老峰”:老题材、老故事、老典型、老主题、老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