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弦,今天既然过来了,就先看看改的稿子。”王扶说。
崔道怡想尽快将《红高粱》这篇发表,征得江弦同意以后替他做了简单的修改。
王扶给江弦拎了把椅子。
江弦快速的把修改后的稿子读了一遍,只是改了些错字和病句。
更吸引他注意力的,是稿子上的三条审稿意见,分别是一审、二审、三审的时候填写。
王扶:“自由不羁的想象,汪洋恣肆的语言,奇异新颖的感觉。”
崔道怡:“一开笔就是一场大雾,这是江弦在《花环》之后对战争文学创作观念与手法的重新理解。”
光未然:“凸显了民间抗日力量的勃兴,作品中的人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。”
江弦心里熨帖了。
《人民文学》这三名编辑对《红高粱》的评价可以说都相当的高。
“王老师,我看稿子没什么问题,你们就用这一版发行吧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