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不可否认,这场文学思潮正如“伤痕文学”“反思文学”一样,有局限性,但不可否认它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,并促使一大批堪称经典的著作诞生。
话说回来,《百年孤独》这篇确实伟大。
即便是对它进行模仿,也足够能模仿出一些极其优秀的作品了。
这和几十年后模仿《斗破》能模仿出一大堆网文一个道理。
嗯,姑且就先这么理解吧。
所以江弦脑海的这篇,即便套用了拉美文学,套用了家族叙事和魔幻主义的样板,也不可否认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。
不只是国内,即便在世界范围内,也是流传度极高的一篇。
徐中玉回去后给几位同仁又看了一遍江弦这篇文章,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“好啊!好一个寻根文学!”
“精彩!精彩!”
“才这么年轻,居然就有这么独到的理解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