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还是抓紧跟张守仁去确认了下,“冯沐同志怕稿子发出去出事儿的心态我能理解,我是想问,如果不修改,我《花环》这篇文章《十月》还发么?”
“发表绝对没问题。”
张守仁拍了胸脯,冯沐的意见还没办法左右《十月》最终是否刊发《高山下的花环》。
“就是少了冯沐的这篇评论实在有点可惜。”张守仁遗憾道。
在评论界,冯沐的声音不可谓不大。
他不仅是著名文学评论家,更是评论界最关注《文艺报》的主编。
在文学鉴赏水平这块儿,他的眼光绝对差不了,赵树理同志,以及那位喝酒喝成药酒结果撒手人寰的李季同志,都是冯沐一手挖掘出来的。
“少一篇评论就少吧”江弦犹豫片刻做出决定,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若是真按照冯沐同志所说的一样,修改了《花环》,那我这篇的理念就大打折扣了。”
张守仁知道他说的理念是什么。
在引子当中,江弦曾假托赵蒙生之口,说道:“描写战争的作品没有战争的真情实感,把本来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磨平,便失去了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力量”
若是因为冯沐一篇评论,他就去把文章中的冲突磨平,那真是得不偿失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