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一副对联!”
“结尾煞足了,这一台大戏是彻底托上去了!”
剧本和写文章一个道理,讲究“凤头、猪肚、豹尾”,前面写得好不算完,结尾也要结得漂亮。
“这尾托的不错。”曹禺也肯定说。
他是边听江弦讲述,边把这篇剧本简单的翻看了一遍,尤其是结尾部分,逐字逐句的认真看过。
“这副对联的出现着实高妙,一下子就把整台戏托了起来。”英若诚说,“这联是你写的?”
“只是拿来引用,并非出自我手。”
江弦摇摇头说,“上联:‘好一座危楼,谁是主人谁是客’,这是当年康熙给一家饭庄的题词,下联:‘只三间老屋,时宜明月时宜风’,是纪晓岚给做的属对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英若诚恍然大悟的同时,又觉得这剧本的深意更足。
康熙勤政,一拳头一拳头攒下家业,结果到了乾隆的时候,这位只知道“败家”,纪晓岚便如“天下第一楼”里的卢孟实,可惜世事一场,皆是镜花水月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