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弦所写这篇文学评论,在包立民看来那是相当有水准,他的分析能力令包立民非常钦佩,这篇评论不仅深入剖析了《午餐半小时》中的车祸情节、车间的几个人物,还巧妙地揭示了这篇的社会意义、文化隐喻。
看完以后,包立民对史铁生的这部作品都有了一套更加全面的理解。
文学评论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算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。
“我拿给阎纲同志看一下。”
“阎纲同志?”江弦听到这个名字,忍不住露出笑容。
他发表的可没少被阎纲评论,不过他倒是好久都没见过阎纲本人了,上次见面,还是文代会以后的事情,阎纲和冯沐一块儿把他推荐进了中作协。
跟着包立民去到《文艺报》的另外一个办公地点,也在沙滩北街2号的院子,这是《红旗》杂志大楼。
上到5楼,《文艺报》的理论部、评论部、艺术部占用了这一层的两间标准办公室和一间大办公室。
大办公室里摆了很多张桌子,三人走到其中一张办公桌前,包立民在桌面上敲了敲,马上从一堆稿子里敲出个阎纲。
“阎纲同志,这篇评论你看一下。”他把稿子交到阎纲手里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