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与他打过招呼,王濛笑了笑,“我已经看过你的那篇倡议了,没想到你会在上海搞出一个这么大的动静。”
江弦知道他说的是文学馆的事情,露出纯良之色,“这主要是巴金老爷子的主意,我只是听了以后深受震动,由感而发,这份功劳还是巴金老爷子的。”
“这件事如果能够促成,你和巴金老爷子都功不可没!”王濛激动道:“我已经在撰文,准备为‘文学馆’发声,响应伱的这篇倡议。”
“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!”江弦一阵欣慰。
他只是个小角色,这篇倡议必须得到多方面的响应、支持,建馆这件事才能提上章程。
“江弦同志,文讲所可好久没看见你的身影了。”文讲所的所长徐刚过来,满脸无奈。
要说文讲所最不好约束的学员,那就是这个江弦了,旷课次数最多,偏偏各位老师对他的印象还特别好。
王濛就不说了,简直和他穿一条裤子,还有讲俄国文学的王瑶,对这小子赞不绝口.
江弦和他们简单聊了一会儿,又看见许多熟悉的身影,像张洁老师,还有很多文讲所的老师,像吴组缃、萧军、骆宾基。
吴组缃是燕大中文系教授,他创作深受茅盾影响,同时他也是一位研究《红楼梦》的大家,是红楼研究会的会长。
萧军和骆宾基与张洁的父亲来往密切,属于是看着张洁长大的前辈,两人这会儿和张洁聊得非常投入。
王濛拉着江弦,与他们打过招呼,又谈论起文学馆的事情,马上便得到众人一致支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