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三十年后,反倒是偏远地区的学校比县城附近的要好太多了。一来是国家投入,二来那些社会慈善机构、个人捐款,都瞄向了偏远地区。
反倒是这距离县城比较近的,位置比较尴尬,既不在县里,领导无法关注到,面子工程轮不到;也不在偏远山区,无法因为穷困而受到社会的关注。
李龙两世头一次当代表,身上的使命感还是挺重的。捐款给教育部门是他的第一步,第二步原想着要好好的调查一下民情搞搞提案的,李向前让他消停一些。
眼下大家都在关注发展,他努力把自己那一摊子搞明白,然后用从供销社那里搞来的任务,带着乡亲们致富就行了,别七想八想的,到时丢了西瓜捡了芝麻。
李龙随即就明白了。
自己能当这个代表,很大的一个原因,是民族团结搞的好,是个标杆;第二个就是乡村致富的带头人,这两个事情可不能丢。
于是他就明白了,安心的在家里呆着。时机不到,他眼下也做不到什么。
随后顾博远就给他找了个活——收割机卖完了,还有人过来订货,马上到麦季,顾博远让他赶紧去再拉些收割机回来。
拉收割机得去奎屯,一来一回两百多公里,必须提前准备。
李龙去运输公司找车,谈好之后,约定第二天清早出发,便回了大院子。
“去奎屯一趟,我打算到二哥家里看看。”晚上李龙给顾晓霞说,“给他们带些东西过去。二哥家里就靠着他的工资,估计日子过的比较紧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