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看北疆也算牛羊肉大区,价格一直是比口里低的,但牛肉这玩意儿产量本身比羊肉低,算大牲口,养起来还是挺费事的。
从现在到四十年后,除了二十一世纪一几年的时候羊肉的价格异军突起,猛的涨起来,曾经一度和牛肉持平,后来掉落一些,其他时间牛肉的价格始终在三种主要肉类之首。
所以四小队的村民,有些人甚至到了本世纪末,一年到头都怎么正经吃过牛肉——就是说自己家里称牛肉吃的那种。
李龙这回圈里拉回来十几头黄牛褐牛,算是又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——实际在上一世,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十年,本村只有一家回族养黄牛的,而且那黄牛也不是养来吃肉的,是给自家孙子喝牛奶的。
直到县里出来定居兴牧的政策,把山里的牧民全部搬迁出来分散到各村队,四小队里来了三户少数民族,他们带来了牛羊,队里的牛才多了起来。
四小队人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习惯。过年吃肉的话,至少在二十年内,基本上不会去市场里买,就自己队里消化。
冬天养猪的会杀年猪,没喂猪的想吃猪肉,就提前和关系不错的人家说好,杀年猪的时候称一些,或者要条腿、要半扇排骨啥的。
要吃羊肉就去马金宝家里,几家凑一起买只羊。
现在又多了李龙这个选择——马金宝的羊就难卖掉了。
就算没李龙,因为马金宝的羊肉不行,过两年,队里养羊的就多出好几户来,反正大片的荒地里有许多草,割回来或者放出去,羊有的吃。
牛肉也不便宜,但算一算,许海军觉得自己还能吃得起,便说道: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