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饭还没吃完,村里就有人过来到院子里聊天,打问着北疆的情况。
李楼和其他村庄都差不多,人多地少,平均每个人能分地不到一亩,靠种地勉强能混饱肚子,但别指望有啥钱。
李家出去的人多,吃商品粮的人也多,就算不吃商品粮,看李青侠回来这作派,那显然是挣了钱的。
所以不少人想打问一下北疆的情况,看看能不能过去闯闯。
毕竟就算李家人过去的多,而且看样子应该是闯出一条路来了,但在绝大多数人的心里,北疆就是苦寒之地,过去了可能就相当于以前的发配充军一样,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。
别说这个时候,哪怕到二十一世纪,绝大多数人依然是这么认为的,依然觉得北疆到处荒漠,风沙。
人心目中的成见,就像是一座大山,真的不容易搬走。
如果是现在的李龙形容这种情况,会打个比方,内地的许多人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看北疆,就跟没来过国内的老外看华夏一样。
蛮夷之地。
少数中吹除外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