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李楼能在县里或者地区吃上商品粮的寥寥可数。李俊海能在食品厂里当工人,那还是靠着他爹的面子——李安民虽然是大队学校的校长,但当了二三十年的校长,关系网还是有的。
李楼的人是知道这一点的。
所以吃商品粮对他们来说真就难如登天。
但看看李青侠这边,一家子都出去的,然后接二连三的,先是李安国成了工人,跟着李安国出去的李俊山成了工人。
后来又听说李青侠的女婿也成了食品厂的工人,连带着李霞的户口也迁到了城里。
你说要是出去一家子,有一个当了工人,那还好说一些,但这出去的都成了工人,那其中要没啥,别人也不信啊。
刚开始大家还觉得西北苦寒之地,就算当工人可能工资也不高,生活还苦。
但没想到从李俊山的爹那里得来的消息,李俊山的工资加奖金一起得有个五十多块钱,就是冬天少点儿有三十多,但冬天基本上不干活啊。
多美!
据说现在隔壁村陈家人后悔死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