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往年是这么干的,但有了李龙,觉得很亏啊。明明能换更多东西的,结果就那么一点儿。”
“别那么多话了,等两天再说,说不定李龙就上山了,到时把皮子鹿角交给他,剩下我们就好好打草就是了。”哈里木倒不是很担心,他带着枪回来的,大不了去打两回猎,打点动物回来吃也没事。
他们倒不是不知道县城在哪里,但除了哈里木懂汉语交流比较方便外,其他人最多也就知道一些简单的词,潜意识并不想和更多的人交流。
这时候的他们习惯于在自己的圈子里,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,不太希望被外界打扰。
哪怕年轻人,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,但也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方式,除非上学出去的,或者有大毅力自己闯出去的,否则很少会打破这个圈子。
到新世纪二十年代左右,北疆的旅游大火,一下子涌过来几万几十万人到一些地方来旅游,他们就会发现,本地人,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开的馆子,“服务意识”很淡。
这其实很正常。寻常他们一天接待的也就十几个人几十个人,甚至可能就几个人。而那些熟客已经习惯了上来自己动手,干什么互相都已经默契了。
突然一下子上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,怎么可能服务过来?
服务员都是懵的好吧!
他们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服务意识是什么,因为小区域小范围甚至说本地小馆子,本身就只是一个不怎么流动流通的圈子。
当然,人来的多了,见的多了被说的多了也挣的多了,有些服务意识就上来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