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晓霞微微红着脸继续去淘米,李龙看她又舀了半碗米过去,便站了起来,在门口看着。
学校的井台有八十公分高,一个铁管子从井台里伸出来,然后横向又焊了一个管子,水就从管子里一直往外流。下面铺着洋灰板,挖了一个槽子,水不知道流哪里去了。
李龙记得这样的自流井在这年代非常常见,因为地下水位比较高,只要打到出水层,接上管子就自动流水了。
他突然想到了家里用水——这时候是不是也给家里搞个压井了?
现在村里吃水用的还是地井,几家合伙挖一口井,差不多就是三四米深的样子,然后跟盖房顶一样,用木头、苇把子封上,再用土盖好,只留一个井口。
打水的时候就去带铁勾的扁担把水桶吊下去打上来,这也是个技术活,打不好桶就掉里面了。
村里地下水层浅,不过分好几层,浅层大部分都是盐碱水,打上两米就出水,但水不能喝,浇地都出碱沫子。
吃水的井是需要打多次,找到合适的水源后才开挖的,冬天也一样在这样的井里打水。不过冬天井盖上会结厚厚的一层冰,很容易滑倒摔着。
李龙决定,等编抬把子事情结束,就给家里搞个压井!
天天挑水太麻烦了,压井只要打好了,冬天也一样能用,非常方便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