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没有分的一些地种着冬小麦,还有一些则是开春和口粮田一样的种的玉米油葵,还有一些杂粮作物。
李龙还挺高兴,既然要浇麦地,那小海子的闸门自然就要提起放水,不需要他来提醒了。
喝完鱼汤,李龙拿着砍刀去了东面的东沟,李娟快速的跟了上去。东沟边上长了不少的大柳树,这些柳树长得年份长,也不成材,所以也没人管。基本上每年村里人都会在这里割条子编筐、编抬把子。
村里的简易路只通到地头,从地头到东沟还要过一片碱滩。李龙看碱滩上的白刺已经长出了小小的绿叶,白刺下面紫红色的锁阳也已经露出了头。
远处大团大团的碱蓬也开始发绿,这在老本地人眼里可是好东西,是烧碱灰的原料。碱灰烧出来跟琉璃一样漂亮,是原来的老本地人做面食必加的东西。
据说打馕也要加这个。
到了东沟,李龙看柳树上有被割过的痕迹,就往南走了走,走到四五棵柳树并排的地方,他开始砍柳条。
指头粗细的柳条被李龙一根根被砍了下来,李娟就在地上捡,捡完捋顺,十几根放在一堆。
感觉差不多的时候,李娟对李龙说:
“小叔,能不能再砍两根杆子,我是小组长,要带头……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