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鲫鱼不小啊!”那个女人觉得李龙说的不对,辩解着,“这么大,小的那些我们都没捡。”
“但是和那些大鱼相比,你这鱼就小了啊。你这堆鱼有四五十公斤吧,一小半都是鲫鱼,这样的话我买了划不来啊。”
“那也太便宜了吧,折下来一毛一公斤都不到……市场的鱼一公斤七八毛哩。”
“那不一样啊,现在满大海子都是鱼,以前的鱼需要用网捞,现在直接弯腰就捡了……”李龙摆摆手说,“我先去其他地方收鱼了,你们再看看吧。”
说着去了其他人那里。
没一会儿,又成交一单,收了一袋子大鱼,背着往南岸走去。
这时候,他带过来的人大部分也都开始收鱼。
和李龙不同,这些人多少不拘,十条八条也收,一条两条也收,特别是陈兴邦,主打的是和年轻人、小伙子,特别是十来岁的少年去打招呼,看着他们捞到大鱼就开始上前去买。
这些少年基本上手里都没啥钱,所以这鱼一开始捞到还想着拿回去给家里吃,但一多的话,有人拿钱换,哪怕是一毛钱一条,他们也很乐意。
一毛钱,可以在门市部里换好几个糖,换两根鸡肠子(气门芯的管子,皮筋)来做弹弓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