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衣放在旅社了。
“我是,你好你好,来来来,阿达西,请进。”李龙大致猜出来两位是维族同志,他立刻把人请了进来。
“在报纸上看说你是民族团结的模范,”那位四十多岁的同志进来后笑着说道,“认识你,我们很高兴。我叫阿布来提,这是我弟弟阿不都赛买提。”
“你们好,请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?过来就是看收割机吗?”
“我们是从伊犁来的。”阿布来提说道,“就是想看看报纸上说的很好的收割机。”
“你们翻果子沟很辛苦吧?”李龙把两个人让到屋子里,给两个人倒上茶水,然后指了指杯子说道,“新杯子。”
“李龙同志对伊犁很了解啊?”阿布来提没想到李龙也知道果子沟,也知道这里很难走。
这时候可不像后世,有了手机,有了网络,各种资讯不需要走,随便搜了搜就知道了。
四十年后,因为一首《苹果香》,全国许多人都知道了伊犁,知道了六星街。但这个时候,北疆人知道伊犁最多的就是苹果了。
而这个时候也没果子沟大桥,伊犁人出河谷到WLMQ需要走三天路,从伊犁走到果子沟一天,翻越果子沟就得一整天,而且冬天还容易翻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