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候的和田玉真的很便宜,别说这个时候了,就是到了九十年代,后世挺贵的青海料也是几千块钱一卡车的卖——再过十几二十年,几千块年就只能买一块。
在白玉河那边相传有人弄了许多一级白玉矿石,放自己家地下室里用水泥给封住,也不知道是真假——要真的话,那放个二三十年,妥妥的亿万富翁。
当然,听听罢了,和翡翠赌石开出帝王绿一样,都是传说。
“那我看看你的玉石。”既然来了,碰上了,李龙就想着看看。反正这玩意儿买到手后放几年,妥妥的升值,而且会持续升值。毕竟玉文化算是刻在华夏人民骨子里的。全世界独一份的在青铜器时代之前还弄出来一个玉文化时代,这玩意儿已经在基因里了。
“好嘛好嘛。”玉素甫把李龙叫住也是这个意思。这个年轻人比自己岁数小,刚开始过来的时候还卖碧玉籽料,玉素甫虽然不至于看不起李龙,但还是有点优越感的。
但一次次碰面交往中他发现,这年轻人很厉害,至少比他厉害,不仅搞玉,还在搞其他事情,好像钱挣的也比自己挣的多、挣的快。
“你眼力很好嘛,我在那么远的地方你都把我给认出来了。”李龙一边看着玉素甫的摊子一边笑着说。
“没有办法嘛。”玉素甫笑笑,“我们这样的人嘛,做生意就讲究个眼力。在这里摆摊嘛,想要把东西卖出去就得有双好眼睛,不然的话看不到想买东西的人,那一天就卖不了多少钱。”
李龙点点头,没再说话,而是开始看起摊位上的玉石来。
玉素甫的摊位不大,用一块毛毯打底,这毛毯大约就是一米二长,一米宽,上面摆着大大小小的玉石。前排都是小料,带皮不带皮的都有,不过最小的都是拳头大的,最大的有足球大小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