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行。”杨秀兰笑笑说,“这天冷,大家都没带热水,我这热汤饭也不贵,他们大都乐意吃一碗,快到中午的时候都能卖完一锅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李龙笑笑,这算是一个正式的营生,虽然没摊子,但胜在有生意,有人乐意吃,而且从现在来看,口碑已经建立起来了。
“韩芳后面上不上学?”李龙又问道。
“顾同志说开春开学的时候给她插个班看看能不能跟上。”杨秀兰说道,“我想让她上一上,哪怕能上个初中也好啊。”
李龙点点头,这个想法是没错的。
华夏为什么能一代代起来,华人无论到哪里去大都能很快站住脚跟,发展出一片小天地来?
吃苦耐劳是一个很大的原因。
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,是父母就是再苦再累,通常只要有条件让孩子上学,都会去供的。
以前公知、网络上的一些西化文章讲犹人多么多么重视教育,在李龙看来,其实那文章的主角换成华人还差不多。
因为哪怕是华人里的坏蛋,他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上学,学历越高越好。
这玩意儿几乎已经刻在基因里了——持学习无用论的人,只是极少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