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看看国内,今年每个人会再分三亩口粮田,这样每个人的口粮田是五亩地。而按这五亩地交的土地管理费、农业税也就是公粮只占一小部份,只要这些有地的农民不作死,这地混个温饱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而且再过两年就要开始第一轮土地承包,这时候全村的地就会承包给个人,有能力就多包一些,没能力就少包一些。
到九八年九九年,十五年土地承包到期后,会再延长到三十年,也就是到二零二七年土地政策不变……上一世李龙没活到那时候,不知道那时候后面会怎么样。
但本村的老农们都乐观的说,到时估计还是三十年不变,增人不增地,减人不减地——因为人口增长已经开始放缓,地相对来说,反倒越来越多。
比如现在村里的地有一两千亩。等到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时候,许多碱滩被开了出来,队里的地变成了四五千亩。而等到新世纪过后第二次棉花大涨价的时候,队里的那些荒地一下子值钱起来,全村耕地地也一下子变成了七八千亩。
当然,在棉花刚一涨价的时候,农资就一下子疯涨起来,顾博远的话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有点道理。
“真要分口粮田的话,那真就吃饭没问题了。”顾博远点点头,“只要勤快点儿,顾一家老小没问题。头脑再灵活点,那富起来也不是大事。”
“就是嘛,顾叔,你的脑子活,其实完全可以搞点其他的。”
“我懒得费那个心思。”顾博远摆摆手,“晓霞有了正式工作,我就再没啥心事了。接下来就看你们结婚,到时生几个娃娃,能经常过来看我就好。你不进城也好,在村子里,娃娃跑过来看我也方便。”
顾晓霞在厨房里不时听着这边说话,听到这里,脸就红了。
“那计划生育了啊。”李龙苦笑,“还生几个娃娃……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