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,不忽木也从里屋走了出来。他对吴澄道:“自古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,先生愿效伯夷叔齐之志,在下极为钦佩。在下仰慕先生已久,今日来只为能听先生讲述孔孟之理,心学之道。
请先生放心,稍后在下愿亲自陪同先生去找程夫子,让他将先生从名册上去除。先生以为如何?”
吴澄脸色稍缓,向不忽木道了谢,然后几个人又回去了里屋。耶律有尚和脱脱也跟着走了。
道一心中一动,也跟进了里屋。一众书生又开始谈经论道起来。道一在一旁无聊地听着,好不容易寻着个机会,他终于将吴澄拉到一边。
“若先生后天不想面圣,在下愿代先生去。不知可否?“
吴澄眼睛一睁。”你为何要去?“
”在下有机密要事面奏皇帝。“道一说。
吴澄想了想,使劲摇了摇头。”不行,只要名册上有我的名字,传了出去,世人只会以为我见了皇帝。你另想办法吧。“
道一愕然,想想吴澄说的也对,只好打消了这个主意,很快就一个人悄悄离开了书屋。
......
第二天,道一待在广福宫,正寻思着如何另想办法向皇帝报告乃颜要造反,萧全龄兴冲冲地过来说,他和东宫总管张九思联络上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