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着,孙老连连咳嗽。
等他气消了,张子铨问道:“我在欧将军那里听说黄华在闽北造反,不知眼下他如何了?”
孙老说:“黄华八月间以数万人举旗,不但攻下浦城,崇安数县,还围困建宁府,并追高兴至江西铅山,声势颇大。后来高兴得两浙援兵后在铅山大败黄华。黄华损兵八千,又调头南下,谋取泉州,却又为福建省兵所败。如今他已退回建宁附近,正以全军围攻建宁府。”
道一心想,孙老隐居废墟之中,却对福建战事了如指掌,肯定有人一直给他通风报信。
只听张子铨道:“多谢老先生。”
孙老叹了口气:“子铨老弟何必如此客气。老朽风烛残年,又手不能缚鸡,只能尽此微薄之力了。”
张子铨道:“目前江南士子人心动摇,有些或迫于生计,或不甘寂寞,已有意出仕,为元廷卖命,而孙老先生不但自己誓不为官,而且训令子侄也不得仕元,实在令人钦佩。”
孙老说:“子铨老弟过奖了。毛道士对我讲过叶李在临安召集仕子之事。我虽居于此废墟中,却也有一番肺腑之言要同这些人讲。”
他转脸看向道一:“倘若毛道长不急于离去,容我修书一封。毛道长若返回大都时路过临安,不知能否替老朽送达?”
道一心想,又是要我送信啊。也罢,自己身上已经带了几封给全真教掌教的,也不在乎多这一封。况且回大都,总是要路过临安的。
于是他拱手道:“在下乐意效劳,不知老先生要我送给何人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