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原来如此。“道一叹道,”你不但知道得这般详细,讲得也这么顺。“
”那当然。“奉云一笑,“我师父特别痛恨贾似道,后来不但在庵前立了牌子,还四处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,又让我们背熟,凡是进木棉庵的过路人都要说给他听。我不知说了几百几千遍了。”
“怪不得。”道一点点头,“那后来呢?宋帝的旨意是把贾似道贬到高州。郑虎臣私下里杀了他,就一点事没有?”
奉云叹道:“这个,要是别人不问,师父让我们不用说。郑虎臣回到会稽后就被抓了,死在牢里,应该是贾似道的门客干的。”
道一心想,怎么到处都有贾似道的门客,而且他的门客似乎很忠心呀,不是热情接待,就是给他报仇。这贾似道笼络人心似乎有一套。
”那贾似道被杀的时候你看见没有?“道一开玩笑死似地问道。
”我?“奉云又一笑,”八年前,我还是个小丫头,再说,我还没进木棉庵呢。“
”那你怎么会当尼姑的呢?而且,还是带发修行。“
奉云沉默片刻,说:“元军南下时,我父母都死了。师父看我可怜便收留了我。他说我年纪还小,二十岁时再决定剃不剃发。”
道一叹道:“看你官话如此流利,你父母一定是读书人。可惜,可惜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