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镇南听着李学武的解释,也微笑着对其他人介绍道:“营城造船厂建了快十年,可有些建筑因为材料等原因滞后了”。
“这一次我先去,看看那边都需要什么,回来得做预算,想听听李处对船厂后期建设的意见”。
郎镇南的态度很温和,就像九月初的天气,是个干建筑的老资历。
李学武对他的了解不多,接触也不多,这会儿用夹着烟的手捏了捏下巴,道:“建筑我是门外汉,我只能从安全和运营的角度上说”。
看了徐斯年一眼,李学武开口道:“以咱们厂车间为例,在双预案整改过程中就发现,建厂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安全生产的问题,相信造船厂也会有这样的情况”。
“比如?”
郎镇南的态度很认真,他知道李学武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,今天提问这个也不是为了进到这个圈子故意没话找话的。
李学武示意了邝玉生,邝玉生苦笑道:“比如车间没有安全门,进出都只有一个大门,大门不防火,安全通道没有指示标志……”
邝玉生是管生产的,李学武是管安全生产的,两人虽然关系好,可生产管理处没少让保卫处的稽查科收拾。
尤其是稽查科和消防科联合检查,哪哪都是毛病,整改起来麻烦不说,看着还没啥用。
可双预案工作是上了头条的,全国的生产部门都在实施这一条例,即便是有大学习活动的影响,可工厂的制度是要学习和下发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