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算营城造船厂本身有的技术人员,华清大学有一部分动力学
和船舶制造专家也在营城工作。
现在再协调来一部分有着大船制造经验的专家,相信营城造船厂第一艘万吨级货船生产计划会走的顺利很多。
这里不得不说一下,法国佬的谨慎和唯利是图。
人家的态度很是明确,投资你是看好你在国际市场上的生产能力,也就是所谓的低成本生产。
可以给你技术,给你生产设备,但绝对不会给你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能力,就是没有发育能力的粮食,人家要保本。
一个大合同框架下包含了很多合作项目和细节,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成本人家要在短期内收回去。
通过万吨级货船,多了说半年,这种风险抵抗程度还是很有保障的,人家在外事馆有人支招嘛。
相比较意商安德鲁的那种投资,圣塔雅集团给出了更多的合作机会,几乎包揽了红星厂在东南亚地区的所有重工类的销售项目。
只要红星厂能接得住这些订单,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产品生产,人家就按合同约定付款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