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都六十年代了,全国的运输解决不了,至少京城的问题要解决。
所以轻型载货汽车便在这种情况下被市里布置了任务,要求上马。
这个年代就这样,工厂自己想干点啥不容易,毕竟都指着上面拨款嘛。
二汽的项目都来自于「政策」,也就是说,计划经济条件下,「政策」需要什么,工厂就生产什么。
优势是有保障,就算微型车项目失败了,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。
弊端也很明显,受政策影响严重,地方干预明显,产品带有时代僵化的目光和偏执的色彩。
古力同是很羡慕和佩服轧钢厂自行研发和生产汽车这种魄力的,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,汽车生产出来,必须自行解决销售问题。
当然,如果车辆质量优秀,得到了一定的认可,也会被「计划」所包含在内。
这种情况跟鍕工厂生产的66-6式狙击步枪一样,没有计划,完全是轻兵所在李学武的鼓动下搞出来的。
出名了,就有人来谈采购,不出名,只能扔仓库里闲置,品质再好也没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