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看了天气预报,据说今天晚上会有两个小时的雨,九点半左右开始下,那时比赛应该正跑到一半。”
“佩鲁贾·波罗”号货轮。
船龄十九年零六个月。
排水量63000吨。
它不算是穿行在繁忙的马六甲海峡中吨位最大的船,那些大型的集装箱货轮或者运输液化天燃气的LNG货船,轻易动辄排水量10万吨以上。在运洋货运公司里,类似“佩鲁贾·波罗”号只能算是中等个头而已。
得益于现代造船工业的发展。
它其实已经比一百年前的那艘白星邮轮公司的珍宝,大西洋航线上的明珠,大名鼎鼎的“泰坦尼克号”吨位大了接近50%。
当它在航行在海天交接处的时候。
人们会觉得那只是一艘慢吞吞前进的船而已,可当它停泊在港口边,普通人站在下面的时候,会意识到,它简直大的就像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市。
一位本地的艺术记者昂着脖子,努力的看向上方的甲板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