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等、三等或者底舱的船票就是张纸片而已,但她手中的那个,就是一张十九世纪的头等舱啊,嗯,算算通胀,可能相当于好几张吧?没准十张?邮轮公司把船票印得漂亮一点,算是卖高价基本修养了。这种船票当时都有纪念品属性的。可以把它夹在日记本或者装进相框里些闺蜜炫耀,一张的价格就能买个马车车厢。”
“这么贵么?”林涛好奇的问了一句。
“看跟什么比了。”
刘子明回答道:“我们家没有客船业务,现在邮轮运营模式也早就变了。但如今像皇家加勒比这种旗下邮轮的特等套房,坐一圈下来花个几万甚至十几万美元,都很正常的。”
“坐的特等舱出行——”
刘先生总结道。
“——确实蛮符合之前他们讨论出来的卡洛尔的个人画像的。”
「购买人选择使用英镑付款,合计106镑。」
不理解时代背景,就很难明白台上的伊莲娜小姐轻飘飘的一句话的真正含义。
106镑?
放在今天,想要远距离跨国旅行,这钱连廉航的红眼经济舱都买不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