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为经看着精巧的水彩画,又看着孩子的手指。
文学家们在写作的时候,习惯于用五官、身形、毛发颜色,乃至穿着打扮侧面描绘一个人的年岁阅历。
顾为经很奇怪,为什么没有人能注意到,不同人的手指之间,往往也有着强烈的区别。
没准这是独属于美术人士的敏感视角。
他在孤儿院里做义工的时候,就注意到了小孩子的手指和大人手指之间的差别是那么的明显。
大人的手总是遍布着细细的纵横纹理和褶皱,它是树木随着年龄增长生出的一圈圈的年轮。“年轮”在小孩子的手掌上依然存在,却细小轻盈的多,纵然是孤儿院里那些脏兮兮的小泥孩的手,也是如此。
它是壮年乔木的纹理和草木花叶上的纤细脉络的区别。
孩子的手总是给人一种强烈的稚嫩感。
小男孩的手隔着玻璃护罩想要去触摸自己极精细的水彩画,在顾为经看来,就像细嫩的草叶试图乘托住一颗沉甸甸层层雕啄的象牙鬼工球。
这个行为带来了视觉上的反差感。
他看的懂自己的画么?他能理解水彩的魔法么?他能理解T·S艾略特的诗歌么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