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在太不敬业了。
大概就是出于这种难以向外人道出的复杂心理,他给了顾为经十分钟时间去打动他,来到阳台后,却还是自己率先开口了。
顾为经站在阳台边,俯身望着新加坡的夜色,保持着一种神秘的缄默。
“有十二个大项。”唐克斯挥了一下空着的左手,表示过程茫茫之多。
“为展览确定一个起点,包括找到投资人,找到赞助商,找到初步资金来源和展览议题。然后进入展览初期筹备阶段,准备展览的纲要文件,联系艺术家或者展品持有人,提炼展览主题,然后再拿着这些文件继续去说服投资人。接下来拿着你完善好的展览规划,继续去做投标,吸引更多的投资人……做预算控制,做募资……做周边商品的发行和营销计划……与保险公司商量作品的保费事宜……做媒体的预览……”
唐克斯对这一切已经熟悉到了骨子里,将整个展览的策划过程向着顾为经娓娓道来。
“——第十二项,闭展结束后,归还艺术品,再做一遍资金审计。”
“很多展览认真计算下来,如果只是展览收入的话,都是亏钱的。艺术行业是个蛮穷的行业,而一切事物的价格都在水涨船高。”
“威尼斯双年展平均每届盈余大概3000万欧元上下,但一来这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大展,从来不会缺赞助商和投资人,二来,这里面的大头其实是政府补贴,三来,这里面还包含了电影节的收入。上届威尼斯双年展,宣布的官方策展成本大约是2亿欧元。很多人又都大概能想到,2亿欧元几乎不可能覆盖展览那么庞大的开支。支撑起画展的还有各个国家的官方补贴,奢侈品品牌的天价赞助,各种基金会的赞助支票……”
“不光对于策展人来说,办展花销越来越难以控制,对于参展方来说,也是如此。60年前,可能为艺术家做一场能拿金狮奖的展览,5万美元上下就够了。如今,顶级双年展或者艺博会上随便租个展台50万美元都未必够。一场名家特展,保险费用可能轻轻松松就烧掉百万计的美元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