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无艳变不成夏迎春,夏迎春也变不成钟无艳。
艺术品又做不了整容手术。
只要执笔画家不变,成品观感顶多在一个范围内浮动,画面的上限和下限在哪里,能够判断个八、九不离十。
有些艺术品代理商和画廊的经纪人,去画室看完艺术家的半成品底图之后,大概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,市场预期如何,都已经可以开始给艺术家一个正式的报价收购合同了。
就因为底图是最后完成品的投影,
所以无论最终的成品有什么样的重大缺点,在画底图的时候,也全部都能体现出来。
顾为经此前尝试画融合画,在完成那幅《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》的时候,第一次感受到“割裂感”和“怪异感”,就出现在画底图的时候。
传统中国工笔画的线条造型与素描技法的融合,存在审美方式和用笔方式的不同,一者简、一者繁。
颜料色彩理念也不一样,一者重神,一者重形。
博采众长这种话人人都会说,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。
不同文化体系画法间的客观差异就像鲸鱼和鲨鱼,看上去都是鱼,却根本都不是同一个物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