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邀请函都发了……”
主要是刘子明在说,曹轩在听。
刘先生的声音温和而有力。
如果单纯的听他的语气,几乎感受不到什么强烈的主观情绪与偏见。
当他指着手中的《亚洲艺术》,说“顾为经的这篇论文,就这么传扬出去,可能会有风险,不如我找几个朋友开个讨论会”时的样子,就跟晚间新闻节目上,电视台的主持人指着身后的天气预报板上漩涡状的云团,说“有热带气旋正在从印度洋上靠近,气旋中心预计将在4天后到达吉隆坡,可能造成洪涝灾害的风险,下面由请气象学专家为您带来详细的解读”云云的语调别无二致。
刘子明在极力的做着自己情报分析员的工作。
他给曹轩提供那些可能的消息,然后条理清晰的把顾为经“论文造假”所面临的种种风险一样一样的讲给老师听,说服老爷子不要因为对“顾小子”的盲目喜爱而被他迷惑住了心窍。
并几次直言表达了曹轩想把这件事拖到画展结束后,再去处理的不解和反对。
“如果这是假的,越早被发现越好。越是低调越好,站的越是高,摔的就越是狠。老师,我这个意见并非只是为了您好。如果您真的喜欢顾小朋友,那么……从长远来看,我这也是为他好。”
“不是自己的,偷来,也不会是自己。而且,有些事情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——”
他如是说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